彩礼,在传统习俗中,犹如一份庄重的信物,承载着两个家庭对新人婚姻幸福美满的憧憬和期许。然而,当双方感情出现嫌隙,彩礼也极易蜕变为矛盾纷争的“风暴眼”。近日,永宁县人民法院闽宁法庭成功化解一起涉及返还彩礼的婚约财产纠纷案。在承办法官悉心调解下,当事双方就彩礼返还问题达成一致,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2023年,原告王某、被告虎某经人介绍认识不足一月后登记结婚,王某及其父母向虎某及其父母给付彩礼32万元,虎某父母向王某父母退回彩礼2万元。遗憾的是,在婚后的相处中,双方常因琐事发生矛盾致使关系恶化,于2025年登记离婚。虎某称彩礼都在其父母处,现王某与虎某因彩礼返还事宜协商未果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法官董波听取了双方陈述,因双方积怨较深,情绪特别激动。法官意识到此案如果不耐心做好双方心理疏导和调解工作,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或升级,后续执行也会面临重重困难。为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经征得原被告同意,法庭依托“三端六位”机制迅速启动调解。第一次调解时,双方情绪激动,王某觉得“人财两空”,虎某则认为“女儿名誉受损”,双方互不相让、相互指责。承办法官当即暂停调解,先对双方进行批评教育,随后决定采取“背靠背”方式沟通,向原告王某释法明理,明确其诉求的合理边界;另一边,对被告虎某讲明法律、政策对高额彩礼的规定及收取高额彩礼的社会危害性及后果。
最终在法庭主持下,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虎某一家于2026年4月30日前向王某一家返还彩礼14万元,其余彩礼王某自愿放弃。至此,这起婚约财产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案结不是终点,事了才称圆满。闽宁法庭运用“三端六位”机制,将婚约财产纠纷化解工作做深做实,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守住了乡土人情,为基层社会治理中婚约财产纠纷的处理提供经验,让司法温情真正浸润群众心田,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