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工作动态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知法园地 文化建设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永宁县人民法院->工作动态->法院新闻
六项工程 | 善意执行显温度 智慧破解"执行难"——永宁县法院巧解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僵局

 

 

当企业发展遇困、多方权益交织,执行工作如何既坚守法律底线,又彰显司法温度?近日,永宁县人民法院在处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时,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为指引,用创新调解策略破解"地上附着物"处置僵局,不仅保障了申请人合法权益,更助力企业盘活资产、重焕生机,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

一案牵多方:工程款纠纷背后的复杂困局

时间回溯至2015年,某科技公司因新建厂房将工程发包给张某某,工程验收合格后,科技公司却未足额支付工程款。2021年,经法院判决,科技公司需向张某某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共计1126万余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情况却愈发复杂:科技公司正处于企业收购关键期,名下土地和厂房被列入收购资产,履行能力有限;涉案土地还抵押给了银行,存在抵押权优先性争议;后续土地拟出售给某钢结构公司,但各方对地上附着物权属、处置方式各执一词——申请人要工程款、银行要抵押权实现、买受人盼"净地交付",多重矛盾让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智慧破僵局:多轮调解找到"利益最大公约数"

面对这一牵涉多方权益、矛盾错综复杂的执行僵局,永宁县法院始终秉持"保护优先债权、平衡各方利益、释放土地价值、服务营商环境"的调解方针,打出一套环环相扣的"组合拳":首先从精准评估入手奠定调解基础,专门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独立权威资产评估机构,对涉案土地的实际价值、地上附着物的完整部分与损毁区域状况及实际建筑面积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专业评估,反复组织申请人、被执行人及银行就鉴定方案和评估内容统一意见,以客观公正的数据为后续调解提供扎实依据。

在此基础上,创新采用"背对背"沟通方式,由承办法官逐一与申请人、被执行人、银行及买受人进行深度约谈,耐心倾听各方在工程款实现、抵押权保障、土地交付等方面的核心诉求,细致梳理其潜在担忧与可接受的利益底线,同时结合法律规定和类似案例详细释明不同处置方案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影响,为后续协商扫清认知障碍。

随后趁热打铁组织多轮"面对面"集中磋商,召集所有涉及争议焦点的权益主体共同参与调解,将讨论重心聚焦于地上附着物的处置方式、土地拍卖所得价款的分配比例等关键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各方跳出"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从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共赢的角度理性权衡利弊,最终促成各方达成和解——由买方向作为债权人的申请人支付合理的土地附着物补偿款,地上附着物的处置权归买方所有,同时明确付款方式和期限,约定完成付款后购买方与债权人之间就涉案土地再无任何纠纷,被执行人对以上协议完全认可,成功打破僵局。

最终,买受人成功拍得土地,申请人拿到工程款,科技公司的资产得以盘活,银行债权也得到保障。这场跨越数年的复杂纠纷,在法院的耐心调解下画上句号。

来源: 责任编辑:
☆ 永宁县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永宁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永宁县人民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永宁县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永宁县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永宁县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